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专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加强学风建设提升创新能力--副所长张兆吉
发布时间:2014-10-14     发布部门:党委办公室     信息发布人:

学 风是作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良好的学风就很难形成良好的作风。毛主席曾指出:“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 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因此,学风问题“就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对于水环所来说,学风既是思想路线问题,反映着党的理论自 觉程度,反映着党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也反映着党的精神面貌。同时学风也是敢于创新、勇于进取的态度问题,自觉投入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引领、支撑水工 环地质工作,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研究所中心,再创水环所辉煌。

应 当说,当前我所的学风总的是好的,多数党员干部、科研人员学习创新自觉性比较高,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支撑服务和基地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效,切实 发挥了地质科技的引领、支撑、服务作用。特别值得指出的是2013年度我所申报国家自然基金59项,获得资助11项,青年人员表现尤为突出,获得9项国家 青年基金资助,实现了申报项数和资助项数两个历史性突破。

同 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党员干部、科研人员学风不正的现象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重大创新成果不够突出,地质科研与社会需求结合不够紧密,能开展国际交流 的领军人才后继乏人等等,离社会的需求,离部、局、院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安于现状、进取心不强,创新动力不足,服务需求的意识不强,在思想观念与工作作 风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野外调查多,综合研究少,不善于归纳提炼科学问题,创新不突出,未摆正创新、地调、社会服务三类任务的关系;不重视 学习,忙于事务、忙于应酬,在心里上缺乏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要树立强烈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鼓起勇气,自我加压,倡导科学精 神,树立创新勇气,营造创新氛围,实现学风的良好转变。

通 过教育实践活动,自觉弘扬我所的优良学风传统,提升创新型科研能力。重点要做好科研创新能力规划,明确未来发展目标,培养造就一批水工环领域高级科技人 才,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科研教学基地,成为具有“一流的成果、一流的效益、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人才”的研究机构。

   一、人才建设是学风建设的基础

   “以 人为本”的理念是学风建设的基础,研究所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是要有国际一流学术水平的带头人和一批德才兼备的骨干。我所科技人员队伍与建设创新型研究所的 人才要求有很大差距,一是科技人才的相对数量偏少,某些学科人才严重短缺;二是科技后备人才队伍规模发展较慢;三是缺乏国内外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国际级 科学大师、科技领军人物。根据所的实际情况,切实重视人才的培养与使用,把人才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

按 现有的人才发展规划稳步开展人才建设,坚持培养与实践、培养与引进相结合路子。首先,大力鼓励年轻人攻读所外在职博士研究生,提高我所学历结构和知识结 构。在目前出国形式紧张情况下,争取部局院支持,利用人才基金和基本科研业务费等经费,选派优秀人才出国深造。发挥老同志“传、帮、带”的优良传统,使年 轻人尽快成长起来;其次,建立国内一流的科研环境,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打造合理的人才引进机制,吸引高层次海外人才来所工作;第三、聘请一批能真正在所 能开展创新研究的国内外高级客座研究人员,使他们新的科研创新理念和方法融入我们科研创新体系中,提升我所科研创新能力;第四,依据我所学科结构,培养、 建设一批优秀科研团队,保持科研团队稳定,梯队结构合理,支持稳定的研究方向;第五,为年轻人奋勇创新提供舞台,为年轻人加快成才铺路搭桥,鼓励他们个性 发展,鼓励自由探索,鼓励创新思维和创造发明。总之,在制度和经费投入上给予保障,加大力度培养一批技术骨干,引进一批国内外高尖人才,吸收一批客座人 员,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促进人才合理分布,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切实营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为创新人才的脱颖 而出和优秀科学技术成果的产生提供支持。

    二、规范管理是学风建设的保障

学 风建设是关系我所的凝聚力与国际声誉的长远大计,加强管理是确保研究所健康发展的关键。规范管理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精细化管理,处理好科技创新 的若干重大关系,统筹原始科学创新、关键技术自主创新、重大系统集成创新的协调发展;统筹科技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的协调发展;统筹科技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 的协调发展;统筹创新队伍、创新基础设施、创新文化和创新制度建设的协调发展。

加 强“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完善科研管理服务体系。以数据化和信息化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实现了由垂直型管理向交叉网络型管理的转变。细化科研业务常规要 求,提高科研业务管理实效性。实施科研立项、实施、成果提交和评审等全过程监控,加强立题阶段、论证阶段、合同签定阶段、编制设计阶段、结题阶段文件的审 核,提高科研质量。逐渐恢复和建立科研档案,对在研项目加强档案文件的搜集、检查、审核、验收,确保项目科技档案完整。

改 变创新机制,打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重点实验室和野外试验基地是所科研创新主体,重点进行培育和建设;通过培养、引进和合作(客座等)等方式,加快人才建 设;逐步将对外服务模式转变成合作创新模式;多渠道争取资金,加大资金投入,真正实行其自身的运行和共享机制。测试中心一直是对外开展社会服务机构,随着 我所经济条件好转,在保持一定规模社会服务功能外,总体纳入科研体系;重视新技术、新方法研发,以及标准的制定;加强与相关课题组合作,强化学科交叉;实 行部分设备、仪器开放制度。

建 立设备共享机制,打破了过去那种小而全、封闭自守、设备重复购置的局面,实行全所大型仪器统一管理和使用。根据科研需求,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合理购置仪器 设备,集中调配,统一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保证研究工作顺利进行,大幅度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定期开展设备使用培训,让设备使用人掌握设备操作方法。实 验用设备在醒目的位置摆放明确的设备性能指标、操作规范及管理制度的指示牌,为使用者和参观者提供方便。实行实验登记制度,合理安排,杜绝机时浪费和不必 要的实验。建立了顺畅的网络系统和服务管理体系,使实验室有限的资源真正实现了共享和充分发挥了设备的潜力。

完 善鼓励和保障创新的制度体系,创造公平、诚信、友好的创新环境。重视鼓励和保护创新的制度建设,健全激励、规范、协调、保护创新行为的制度体系。着力创造 公平诚信、自觉创新的竞争环境,形成充满生机活力的创新生态,有效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社会转化。建立、健全我所项目绩效评估机制,论文发表和项目申报约束 指标纳入考核指标体系,逐步从发表论文的数量向论文的原始创新性和国际影响力转变,通过项目绩效评估引导、支持科技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增加对科研实验设 备、工作设备等投入,改善科研的工作环境。

    三、创新文化建设是学风建设的手段

建设先进创新文化,形成鼓励尊重创新的氛围。从改变广大科研人员的思想观念出发,加强宣传引导,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旨在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活动,统一了广大科研人员的思想,使大家深刻认清形势,提高责任感和使命感,营造全所人人向上的科研创新氛围。

开 展“学习张院士,树立好作风,共筑水环梦”活动。通过学习张院士坚忍不拔、锲而不舍、一丝不苟的严谨科学态度和事业探索精神;学习他爱所如家、始终如一的 集体荣誉精神;学习他维护团队荣誉、培养帮助年轻人成长的无私奉献精神;学习他急国家之所急、科研服务国家需要的服务精神,引导广大科技人员树立良好学 风,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将个人价值追求融于国家和人民的需求之中,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挥洒智慧和汗水、奉献无悔青春

在 全所进一步倡导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风气。大力提倡敢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倡导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科学创新、技术创新与 制度创新的精神。倡导相互尊重,诚实守信,公平公正,开放合作的精神。科技创新永无止境,倡导和树立追求卓越、自主创新的勇气和自信,鼓励提出新的科学思 想、开辟新的研究方向,创造新的知识、知识的创造性应用和技术发明。鼓励竞争,促进合作,宽容失败。尊重和鼓励好奇心、创造性。

鼓 励科技人员参加国内外有关学术会议,广泛交流,杜绝以会议名义旅游现象;加强所、室、项目组多级别、多形势的学术研讨和沙龙;积极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 所,开展学术交流;正确处理好科研、地调和社会项目之间的关系,在地调项目和社会项目实施中重视科学创新,重视高水平文章产出,重视成果科学水平。逐步形 成激励创新、崇尚创新和勇于创新的创新文化体系。

适 当增加科研管理力量和科研管理经费投入。组织开展科技论文和科技项目申报文本撰写技巧培训;举办各类研讨,凝练科学问题,加强谋划,组织申报科研项目;在 各研究室对每位科研人员科研项目申报和科技论文编写谋划的基础上,所将在下半年组织有关专家逐室召开咨询研讨会,科研项目申报和科技论文编写进行指导和把 关,希望明年在国家基金资助和高水平论文发表再有所突破;加强与有关部门、杂志社的沟通,增强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开展“文化长廊”、“荣誉室”建设。为方便了解我所最新研究成果,自由地进行学术讨论和交流,在办公楼走廊里,设置悬挂了反映科技人员最新科研成果的展版,从展版上就能非常容易地了解到研究工作的新进展。

通过创新文化建设,营造一种我所特有的文化氛围,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这种文化氛围的强烈感染力,这种特有的环境不仅对热爱科学的年轻人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而且对国内外优秀人才也有很大的吸引力。

    四、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是学风建设的根本 

学风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推动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通过学风建设,营造生动活泼地学术氛围,推动创新潮;大张旗鼓地推进社会服务,扩大影响力,切实发挥我所在行业的引领支撑服务作用,不断提升所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今 年年初我所党委制定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提升创新业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提升创新业绩的目标,就是尽快摆脱落后局面,实现主要创新业绩指标大 幅度提高。要力争在2013年取得显著成效,“十二五”末取得根本性转变,国家级创新基础平台建设、国家级成果奖励和人才建设取得突破,基金申请数量达到 应申请人数的80%以上,位居水文地质领域申报数量前列,资助比例接近全行业平均水平,基金资助、高水平论文、发明专利、成果奖励等业绩指标达到地科院中 等以上水平,学术交流日益活跃,国际化取得明显成效。“意见”在基金申请、高水平论文发表、专利申请等方面明确提出创新业绩产出指标要求,形成了自我加 压、严格要求的压力环境,同时全方位打造支持创新业绩产出的支撑平台和政策环境。目前通过全所的努力,科技创新已经出现了良好势头。

一是加强了科研平台建设,科研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重 点实验室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了纵向与横向相结合三级重点实验室体系,国土资源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在中期评估获得优秀,地下水污染机理与修复实 验室获得中国地质调查局和河北省批准建设,年轻沉积物年代学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获得中国地质科学院批准建设;衡水试验场基本完成建设工作,正定试验场8 个蒸渗仪已初步完成建设和仪器安装,力争年底实现试运 行;“Journal of Ground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杂志)英文期刊已在香港注册 完成,上半年已出版首刊,“Groundwater Engineering”英文期刊申报稳步推进;购置了惰性气体质谱、气相色谱质谱、液相色谱质谱、 野外应急测试车等一大批先进设备,加速器质谱也初步获得批准购置,基础科研装备得到了大幅提升;国土资源部地下水矿泉水与环境监测中心稳步发展,扩大测试 项目,提高测试精度,逐步完善开放机制。

高 水平科技创新支撑平台是创新业绩产出的基础支撑条件,是产生高水平创新业绩的重要依托。虽然我们经过几年的努力,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 是我们清醒看到我所科研平台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创新平台水平不高、高层次人才短缺、共享开放机制不健全、创新成果产出偏少等等,离实现一流研究所目标对 创新平台建设的要求还具有一定距离。今后要紧密围绕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气候变化与地下水研究中心建设为创新平台建设的总目标,逐年确立阶段 目标,切实加大创建步伐,尽快提升创新平台水平。

二是科研项目申报保持良好势头。科 研项目是科研创新的基础,若没有科研项目作为支撑,何谈科技创新。我所一直承担国家科技攻关、攀登计划、重点基金等科研项目,例如“六五”国家科技攻关项 目第三十八项,“七五”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第五十七项,“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黄河地下水项目,“九五” 国家科技攻关西北地下水项目,“十五”重点基金华 北地下水演化等项目。但近年来,随着部的职能和定位的变化,我所很难争取到科研项目,重大科研项目逐渐减少,科研创新能力有所下降。所领导一直重视重大科 研项目争取工作,科技处积极组织,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发挥科研人员潜力,多渠道申请科研项目,实时把握有关部门科研动向,努力争取科研项目落实,公 益性行业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支撑课题等获得了科技部、基金委的资助,取得了很好的成绩。2012年下半年开始,所领导更加重视科研项目 争取,提出了科研项目申请的指标要求,自我加压,严格要求,2013年科研项目资助取得了较大突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数从以往不足20项上升为近 60项,资助项数从以往2—6项增至11项。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尽可能邀请一些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所讲学,帮助科研人员了解水工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动态,熟 悉申请书的写作方法和技巧;组织有关专家各研究室在地质调查和社会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关键的科学问题,科研项目申报和科技论文编写进行指导和把 关,大幅度提升科研项目申请的数量和质量。

三是科研成果产出效果显著。 973项目《华北平原地下水演变机制与调控》取得多方面重要进展,顺利通过中评估。经过两年的工作,在区域地下水演变,包气带系统结构和地下水补给变化、 弱透水层释水与含水系统结构变化、地下水—环境互动模型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顺利通过中评估。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海西经济区(闽江、九龙江等流域) 生态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于2012年圆满结束,通过项目实施,在海西经济区发展原则、开发与保护关系、城乡统筹、城市群一体化、建设生态流域等方 面的理念具有创新,提出了海西经济区发展战略,明确阐述了海西经济区今后发展的重要思路。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地下水典型试验场科学观测与综合研究》实 施,提升了试验场基础研究能力,荣升为国土资源部科普基地和野外试验基地。结合试验场修购基金项目,增置了大量的试验和观测设备,加强了基础条件建设,开 展了相关基础研究,衡水和正定两个试验基地的基础设施和基础条件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试验平台得到了建设和加强,成功申报部级野外试验基地和科普基地。 “华北平原典型地区地下水回灌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公益性行业专项和 “城市发展中的地质环境风险评估与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科技支撑课题、重点基 金、面上基金也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成果。

2012 年度联合获得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2等奖1项;获得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获得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十大科技进展;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奖首 次评奖中获得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卢耀如院士获福建省委省政府颁发的海峡“6.18特别贡献奖”,以及第二届新华联科技奖杰出成就奖;王贵玲研究员获 第二届新华联科技奖突出贡献奖。2012年度SCI检索论文 6 篇、EI检索论文 10 篇,科研成果取得了显著提高。

虽 然在重点实验室和试验场建设、SCI论文发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和兄弟单位相比存在较大差距,2012年度地科院7个单位共发表SCI检索论文 241 篇,我所不足2.5%;新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6项,我所只占3.6%;科研经费仅占3.3%。与中科院、地质院校等单位相比差距更大,甚至 已经落后于大区地调中心水工环队伍创新能力。

面 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全所从干部到职工要充分认识目前的危机,要从自身做起,转变观念,凝集力量、攻坚克难;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应对办法和措施,我相信 3-5年在全所营造一种科研创新氛围,涌现出一批青年创新骨干,建成4-5个国内一流创新团队,科研创新成果大幅度提升;8-10年彻底扭转我所科研创新 的落后局面。

总 之,通过学风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需要。必须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指导方针,建 设形成原始创新、系统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建立形成精细化管理体制;建立形成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建设形成先进的创新文化、良好的创新创业 社会氛围。使得创新人才辈出、创新成果涌现,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


总 部: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268号(050061)电话:0311-67598501
正 定: 河北省正定中山东路92号(050803) 网址:http://www.iheg.org.cn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版权所有 冀ICP备14001977号-1
Copyright ? 2010 Iheg.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