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从新中国成立后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到改革开放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从进入新世纪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到进入新时代以来提出创新是第一动力、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再到党的二十大提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在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对科技事业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作出重要部署,引领我国科技创新发展航向,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为探索实践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供了行动指南。实践证明,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我国科技创新最重要的成功经验、最根本的政治保障、最强大的政治优势,必须长期坚持、一以贯之、毫不动摇。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是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科研机构之一,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原始创新的策源地,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地质、科技创新等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和保障作用,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不断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提高素质、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推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针对管理中的中梗阻问题,结合“放管服”要求,全面梳理规章制度,健全完善依法治所的“四梁八柱”,共形成八类116个制度,其中新制定19个,修订50个制度。聚焦关键环节,针对制约创新关键的人才等问题,专题讨论、广征意见,调研分析、找准问题,打通管理通道,服务业务发展。谋划出台了“水环学者”“水环英才”“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荣获建所以来首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大国工匠”,首次获批自然研究系列正高级评审权限,有力推动了水工环地质创新人才高地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业务建设,深刻把握科技创新历史方位和履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使命定位,在支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作出了积极贡献。近两年来,先后荣获河北省二等奖1项、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3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十大进展3项,河北省地质学会优秀地质科技成果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311篇,其中SCI/EI论文170篇。
作为水工环地质科技创新的“火车头”,水环所积极承担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任务。按照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和野外工作一线延伸要求,不断强化党支部建设,全面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夯实党建工作基础。以项目为单元,组建野外临时党支部、临时党小组,做到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覆盖率达100%。深入实施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结合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年”“能力建设提升年”活动,通过项目现场设立党员先锋岗等形式,有效激发了全体党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让科研人员随时感受到组织就在身边,确保人人学在前列,事事做到实处。适时召开组织生活会,查摆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凝聚共识、激发力量。建立覆盖全员的职工“四态”调查常态化机制,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给予关心关爱,及时疏导解决,及时指正纠正。通过党员带群众、老人带新人、技术骨干作引领搞示范等技术结对,在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的同时,有效带动了业务整体工作水平提升。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水环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一时间研究部署防控工作,成立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综合管理办公室和临时党支部,强化凝聚力、向心力。在核酸采样中,协助医务人员扫码、分流,积极引导群众有序排队、保持间距,在宣传引导中,耐心向群众宣传防疫知识、传达防疫要求,在物资保障中,分发保供物资、帮助居民送菜送药,在设卡检查中,仔细盘查出入车辆人员,平稳度过抗疫三年来最艰难时期。
创新文化是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角色十分重要,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水环所深入发掘爱国基因,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传承“三光荣”传统和李四光精神,矢志不渝践行新时代地质文化和正定大院精神,积极营造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引领科研人员勇担国家使命。深挖历史资源,丰富正定大院精神内涵,组织实施离退休老同志精彩人生回眸音视频计划,深入挖掘和宣传水环所张宗祜院士、卢耀如院士等老一辈科学家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加大地调科研一线先进典型的挖掘总结,选树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和科研团队,以身边人、身边事激励和引领全所干部职工。将传承弘扬科学家精神、新时代地质文化和正定大院精神作为全所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首要工作来抓,通过开展文明创建,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弘扬了正气,进一步增强了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积极开展联学联建、共学共建,创新与河北省委省直工委、财政部河北监管局党建形式,助力中央党校帮扶的河北省武邑县等地走向乡村振兴,打造地质科技支撑服务的典型范例。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响应“向地球深部进军”号召,认真落实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的要求,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积极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持续加强党支部建设赋能增效,下好党建与业务“一盘棋”,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健全完善“放管服”与刚性约束相互协调、互相支撑的科学管理体系和治理体系,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践行新时代地质文化和正定大院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锐意进取、奋发拼搏,切实肩负起引领水工环地质科技创新“火车头”的使命担当,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新型水工环地质研究所,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地质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