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使命导向管理改革 全力推进水工环地质科技自立自强

来源:冀云 作者:侯春堂 发布时间:2024-09-2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作出系统部署,为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能够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需求、代表国家水平的科研队伍。开展使命导向管理改革,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必然要求。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在以下几方面聚力突破,努力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深入推进使命导向管理改革提供借鉴,全力打造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现代化研究所。

水环所工作人员在勘测高位冰湖。  

  一、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构建覆盖法人单位主责主业、机构建设、运行管理基本模式等主要内容的研究所制度体系,并以制度建设为纲领,制定研究所运行和改革发展方案。制定科学的决策责任制度,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体系化内控机制,加快构建完善现代科研院所治理体系。

  二、重构水工环业务体系。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融入中国地质科学院创新体系,切实履行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职责使命,聚焦主责主业,调整优化布局,进一步把优势力量集中到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和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上来,加快建设水工环地质领域国际一流的集科技创新、高端智库、数据开发、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战略科技力量,全力支撑水资源安全保障、水生态保护、地热资源高效利用,精心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以水工环地质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围绕使命任务,构建以“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科技创新”为根的现代化水工环业务体系,强化资源统筹和综合协调,发挥水工环地质科技创新火车头作用,引领带动全所开展特色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重大创新平台的前瞻谋划与攻关,持续提升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和服务主责主业能力,有力支撑水工环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

  

水环所工作员在调查岩溶大泉。 

  三、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全方位突出作为中央级专业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定位属性,用好用足国家科技创新优惠政策。瞄准国际地球系统科学、水工环地质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在破解重大能源资源、环境灾害、生态实际问题中,创新引领水工环地质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与示范,提升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的能力。积极构建一所两翼新格局,统筹实现涵盖水工环地质科技创新整体布局,率先形成水循环、地热干热岩、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野外观测研究等特色鲜明的创新高地。积极承担国家科技“五大平台”项目,倡导地下水资源、地热领域国际大科学计划,以“一带一路”合作伙伴、欧美发达国家为重点,广泛开展中国周边国家跨界含水层、地热干热岩合作研究,全力营造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的业务工作新局面。

  四、厚植创新拔尖人才沃土。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事业为上、人岗相宜,打造形成结构合理、素质过硬、梯次分明的干部队伍。坚持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并重,建立高端人才引进、聘用机制,探索人才、智力与项目相结合的引才方式,培养重点业务领域科技领军人才、青年英才与科技创新团队。瞄准关键核心问题,整合优势资源,组建跨专业跨学科联合攻关团队。探索建立全面覆盖、结果导向、责任清晰的内部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完善人才团队评价激励机制,为人才提供机会、任务、平台及协同创新的环境。探索制定注重实绩贡献的科研团队评价办法,探索实行团队负责人负责制,实现个人与团队的协同发展。制定实施鼓励青年科技人员积极参与业务提升发展的意见,明确对青年技术人员的学术性活动要求。实施业务知识拓展提升教育培训计划,夯实青年人才知识基础,扩展知识结构。

  五、着力打造科研特区。落实中央赋予科研院所的自主权,切实建立起符合现代科研机构运行规律和科学研究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理清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的逻辑关系,不断激发创新内生动力。动态调整完善绩效收入分配机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落实绩效工资、项目经费、成果转化、仪器装备、科研条件等向科技创新团队与科技人员倾斜,激发创新活力。探索实行“科研经费包干制”,强化统筹谋划和组织协调,持续改进工作作风,转变管理方式,简化工作流程,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管理服务效能,真正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

  六、促进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探索设立技术创新岗、组建科技成果转化队伍和平台,谋划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路线图,优先在水资源利用、地热与干热岩开发利用、自制研发设备产业化、城市可视化信息平台等领域实现成果转化新突破,稳定和积极拓展自主技术测试分析、地下水环境评价等社会服务市场,完善鼓励科研人员投身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

水环所工作人员深入一线进行地质调查。 

  七、传承弘扬优秀地质文化。加强“软实力”建设,大力弘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优良传统,传承李四光精神、三光荣传统、新时代地质文化和正定大院精神,尊重科学规律,倡导科学精神,营造唯实求真、协同创新的科研生态,为水工环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部局党组各项工作要求,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守正创新、勇毅前行,以钉钉子的精神推进所三步走、三级跳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新型水工环地质研究所,奋力谱写新时代水工环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水工环地质科技力量。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