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vs水,二者何以兼得?

来源:工程地质研究室 作者:桂春雷 付昌昌 左雪峰 发布时间:2025-05-06
  金欲炼时须得水,是唐朝诗人对金与水关系的生动描述。黄金是人们都想要得到贵金属,而纯净的水源也是人类不能或缺的资源。然而金的生成与采掘和水资源既有紧密联系也有相互影响,那么黄金与纯净的水资源二者终可兼得吗? 
  一、金生于水
  金欲炼时须得水,而水则是生命之源。这两者在常人看来或许没有太多关联,然而在地质学和矿产学的角度下,金和水却有着密切的联系。
  为了更好地理解金生水的意义,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水文地质学常识。地壳上的构造运动会对地下水的分布和流动产生重大影响,当地质构造变动时,地下水会在裂隙和孔隙中被聚集和积累。同时当地质构造发生变动时,地球深部的岩浆和地壳中的流体带来的高温热液会沿着裂隙和孔隙上升,经过特定物质的反应和沉淀,金矿便形成了。
  正是这样,金矿和水在地下形成了一种紧密的关联。一方面,热液带来的水分会被金的存在所吸引,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后,形成金矿。另一方面,水的存在也有助于热液的输送和流动,使金矿能够顺利形成。
  二、金水相协,二者兼得
  金无足赤,事无完美。金的生成离不开水,而采掘金矿却需要消耗水资源,并且还可能对水资源造成一定的污染风险。但是目前国力和民生的进一步提高急需金矿资源,只有金水相协,二者兼得,才能普惠民生。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呢?
  为此人们必须发明和和采取创新性环境友好采矿技术,并对金矿水生态环境进行及时甚至是超前的治理修复。在坚持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绿色发展繁荣”“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投资谁受益”原则的前提下,新增的金矿资源基地须发明和采用无污染的矿石提取技术,如重力分离和融矿氧化提取技术,以减少矿石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有害气体的排放。
  为了减少金矿开采对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首先应制定和实施水资源管理措施。设计、建设矿坑排水收集系统,将矿井内含水层排放的地下水收集起来供给生产和生活用水。另外,开发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将废水经过处理后回收利用,减少对自然水源的需求。在尾矿库下方修建废水处理站,处理后的废水大部分返回选厂使用。并在污水处理站建立了水质动态监测站,对尾矿库废水进行实时监测。
  为防止尾矿库废水溢流,须提前研发、建设环库截洪设施,沿尾矿库边界修建截洪沟,与拦挡坝和现有排水沟相连接形成环库排水系统,有效地防止在降水极端气候下,尾矿废水的外溢。为了避免降水汇入库区继续淋滤尾矿,须超前设计采用库面阻隔防渗技术措施,库面从下往上依次为垫层、防渗层、排水层、生物保护层、覆盖土层,植被恢复层。同时,在下游建垂直防渗墙,进一步减少污染物外溢的风险。上述措施将有效实现将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封闭在源头,从根本上达到绿色开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水土的目的。
  金矿的科学开采与矿山水环境生态修复治理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包括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水土保持、环境监测等综合治理的过程,通过科学合理的研究分析方法,为基地金矿硼矿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开采与治理制定更加适宜、可操作性强的防治对策,最终实现金水兼得,二者相协,普惠民生的发展目标。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