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地下水生态建设易复制可推广的典范模式——疏勒河流域地下水生态调查项目通过终期验收

来源:生态水文研究室 作者:田言亮 发布时间:2025-11-07

  近日,在甘肃省生态环境厅的组织下,由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生态环境部土壤与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技术中心和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联合体共同承担的疏勒河流域地下水生态调查项目,圆满完成终期成果验收。

  该项目于2023年7月正式启动,水环所作为联合体之一,主要承担了三项核心工作内容,开展疏勒河流域依赖于地下水的生态系统详细调查与精准识别;全面评估北路井荒漠区生态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提升尾闾区生态系统质量的有效途径。

  在河西走廊这一地表水资源匮乏、降水稀少的干旱区域,依赖地下水的生态系统扮演着维持区域生态平衡的关键角色,具有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以及保障生态安全等多重重要作用。该项目从流域水循环演化特征着手,深入识别了流域地下水的生态系统类型和分布特征,构建了一套适用于西北干旱区地下水的生态系统识别方法体系。同时还揭示了北路井荒漠区地下水对地表植被的作用机制,通过戈壁区梭梭人工种植试验,提出了符合地方需求的防风固沙绿化方案。此外还评估了疏勒河尾闾区生态输水和地下水、地表生态之间的复杂耦合关系,探讨了提升敦煌西湖区域生态系统质量的科学补水途径。

  该系列丰硕成果的产出,不仅为区域生态保护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更探索出了中央科研项目与地方实际需求紧密结合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易复制、可推广的典范模式。

野外调查取样

GDEs人工建设种植试验

专家组野外验收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