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所成功举办中法生态系统水碳循环及全球变化国际云端学术研讨会

来源:科学技术处 作者:王东 发布时间:2025-04-21
  为服务“双碳”战略目标,进一步深化中法合作关系,更好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在中国地质调查局水环部、科外部的指导下,由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IHEG)与法国索邦大学巴黎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所(iEES Paris)联合举办的“中法生态系统水碳循环及全球变化国际云端学术研讨会”于2025年3月27日在厦门、石家庄、巴黎三地成功举行。来自水环所、法国索邦大学、清华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等多家科研院所的50余名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参加了在线会议。会议由水环所副所长刘林敬主持。
  水环所所长、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席侯春堂研究员代表水环所致辞,介绍了水环所概况,并指出与法国索邦大学生态与环境研究所开展土壤、湿地水碳循环与微塑料污染领域的合作研究,不仅有利于促进土壤、湿地、含水层水碳协同循环与微塑料污染学科发展与科技进步,也将有利于深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认识。希望双方以此为契机,共商、共建、共享实施好合作协议,为支撑服务好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随后,侯春堂代表中方,法国索邦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所巴黎土壤有机碳研究团队负责人玛丽・弗兰斯・迪尼亚克(Marie-France Dignac)教授代表法方共同展示了“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与法国索邦大学巴黎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所关于陆地生态系统水碳循环及全球变化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一致同意以文件交换方式完成签署程序,共同推进中法生态系统水碳循环及全球变化合作。
  刘林敬副所长代表水环所为法国索邦大学科妮莉亚・鲁佩尔(Cornelia Rumpel)教授、玛丽・弗兰斯・迪尼亚克(Marie-France Dignac)教授、阿巴德・查比(Abad Chabbi)教授颁发了外籍名誉研究员证书,为双方合作奠定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随后,中法双方科研团队以陆地生态系统水碳循环及微塑料污染为主要议题,结合全球变化与生态系统碳循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针对水碳循环议题深入探讨了土壤有机碳的前沿热点,湖泊碳库的碳储特征及来源,以及滨海湿地不同生态微系统(红树林、草地、河口、滩涂等)碳的空间分布及其周转;针对微塑料议题深入交流了地下水和土壤微塑料的前沿进展,探讨了相关分析技术。
  通过举办此次研讨会,中法双方提出了碳循环及微塑料两个研究方向所面临的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商讨了开展中法合作的研究领域及中法碳循环国际合作项目的申报方向,确定了下一步中法水碳循环科技合作内容,开启了中法合作的新篇章。
  未来,双方将按照合作谅解备忘录组建中法联合科研团队,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和时间表,在土壤有机碳、微塑料污染等重点领域开展合作研究项目,不断提升中法合作水平,更好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