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精神在历史长河中闪光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刘晓慧 发布时间:2020-07-01

  ---“正定大院精神”之前世今生 

  编者按:“正定大院精神”,萌芽于计划经济体制,脱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的困难时期,发展丰富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它既是朴素而高尚的道德情操理想,又是鲜明而具体的集体行为实践准则,并在社会发展、时代演变和国家奋斗中,确立了以担当、奉献、奋斗、创新为核心的价值坐标体系,予新时代地质文化核心价值观以正向赋能。这种精神,其魅力并不在于创造了多么轰轰烈烈的丰功伟绩,而在于将奉献社会、服务社会的精神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断践行。这是平凡的伟大,不因时代变迁而削减,不因岁月消磨而黯淡,如同汩汩而动的血液,如同与生俱来的骨骼发肤,以一种内生的力量时刻浸染、时刻感动、时刻激励着后来者完成精神的接力和传承。本报今日推出通讯《有一种精神在历史长河中闪光》,请关注。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环所)的驻地在河北正定,该所的人亲切地称之为“正定大院”。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个大院经过数代人的培植、耕耘,培育出一种独特而又弥足珍贵的精神,一种散发出清香的文化。

  “我们这群从小在正定大院里长大的孩子,后来无论走到哪,身上都有一样的朴实、勤奋、敢担当、能干事,敢为人先、默默奉献的‘精气神’,那是因为我们从小在大院里,在上一代人行事风格中耳濡目染,在上一代人创业奉献中激励前行。如今,我们这些大院里长大的孩子退休了,但这种‘精气神’却变成了大院精神基因,不断完成代际延续。”在水环所采访的时候,研究员费宇红对记者说。

  “‘正定大院精神’是践行使命的担当,是艰苦创业的奋斗,是敢为人先的创新,是上善若水的奉献。‘正定大院精神’与李四光精神、‘三光荣’精神及新时代地质文化是一脉相承的。”针对记者有关“‘正定大院精神’是什么”的提问,张永双略加思索,随即脱口而出。他是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所长。

  水环所党委书记冯安生提出,‘正定大院精神’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鲜活的教材,将在今后党员学习培训中不断宣传弘扬这种精神,使之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走进这个研究所,一起领略这种精神的魅力——

  一种精神,穿越历史风尘迭代传承 

  60多年来,水环所经历了创建、搬迁、发展、振兴的不同历史阶段,名称也一变再变。

  1956年,中央提出要编制我国科学技术长远发展规划(1956年-1965年)。为合理开发资源,保护环境,发展祖国的地质事业,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局长张更生的领导和支持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在北京成立,这就是水环所的前身。

  1961年,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调整为地质部水文局直属研究室。1962年恢复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石家庄(本部)创新基地科研楼

  在当时,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是我国唯一的、规模较大、兵种较全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机构。这个年轻的研究所特点是:项目多、任务重、地区广、协作好、兵种齐全、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成立之初即为服务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完成了许多亟待解决的课题,如为了配合治理沙漠,改变西北干旱面貌,大力寻找地下水资源,在内蒙古鄂尔多斯、新疆准噶尔盆地等地进行大规模的水文地质调查,并开始研究干旱地区地下水储量、分布规律和形成的理论。

  1965年,工作机构从北京迁到正定。1970年,机构下放到河北省管理。1977年改名为正定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1978年更名为国家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后随部更名为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1999年8月更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定居”正定55年来,水环所所在的“正定大院”培养了一批批有为青年;张宗祜院士、卢耀如院士早已著作等身。一代又一代“正定大院”人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守护着水环所在国家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领域的领头雁、排头兵的地位。

  新时代的水环所,主要承担水文地质与水资源、水环境与水土修复、地热地质、生态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海岸带地质的调查评价与科学研究工作,全力支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是国家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几代“正定大院”人用青春和汗水浇筑成的“正定大院精神”这块金字招牌,新一代的水环人也在用行动和成就诠释其精神内核,为之增荣添彩。

  一种精神,任时代更迭不忘担当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水工环工作是地质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水环所的发展历程也与中国地质调查事业一样,从成立之初就肩负着地质报国的使命,服务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急需。

  建所初期的“黄金十年”,水环人胸怀报效祖国和振兴中华的理想信念,面向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城市供水需要,艰苦创业,披荆斩棘,使水环所的事业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开创出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

  1956年-1965年,正值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一系列服务国家农业和工业建设的重大工程相继启动。水环所发挥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方面的技术力量,承担了《1956-1967年国家重要科学技术任务》(57项)中所属部分中心问题及与苏联签订的122项重大科技合作的部分项目,内容包括西北干旱区水文地质、黄土工程地质问题,以及喀斯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问题等;还对重大水利枢纽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如长江三峡水利工程、丹江口水库坝址的选择、官厅水库的渗漏等。

  水环所的土工实验室成立于1954年,是地矿部门第一个土工专业实验室。该实验室先后参与了多项国家重要建设项目,如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重要水利工程——佛子岭、黄河三门峡、石家庄正定机场等。据水环所退休职工郑方玉介绍,除了承担国家重要建设项目,水环所还开展了如黄土的成因研究、湿陷性研究、黏性土的变形(地面沉降等)研究、低渗透率实验等工作,数十年里持续为地矿系统下属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培训土工试验专业人员。由水环所牵头,上海、江苏等实验室参加,共同编制完成原地矿部《土工试验规程》。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绝大部分国土均未系统地做过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地下水的分布和水资源量的调查几乎为空白。新中国成立初期,急需查清一个地区、一个流域或者一个地段的水文地质条件,为当时的国民经济建设提供基础性资料。我国干旱半干旱气候带、水资源匮乏的华北和西北(包括黄河中上游)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水。查清不同区段水文地质条件和不同类型地下水的分布规律,准确评价地下水资源量,是两区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水环所以我国干旱半干旱气候带、水资源匮乏的华北和西北(包括黄河中上游)地区为主要工作区,查清了两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分布规律。开展了中苏合作项目“中国干旱地区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河北平原水文地质条件研究”“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研究”“西北地下水研究”“甘肃河西走廊水文地质研究”“内蒙古高原锡林郭勒盟东部水文地质条件初步研究”等,并陆续开展了1∶100万、1∶50万、1∶20万和部分地区1∶10万水文地质普查,填补了国内空白。

  1959年,为向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水环所提交了20多项水平较高的科研成果。编写了有关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方法的丛书及各种规范及暂行规定。同时,开展了水文地球化学、地下水动力学等基础学科的研究工作。除了开展科研项目外,还以行政方式派遣科研人员参与解决了生产单位许多关键的水工环地质技术问题,丰富了科研内容,同时促进了专业发展。

  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社会动荡波折。这期间,水环人坚决服从祖国需要,毅然从北京迁至正定,广大科技人员、干部职工不忘初心,密切关注国际科技动向,积极配合原地质部中心工作,开展各项新的专题研究,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尤其在支援地震调查研究队伍组建、支援水文普查部门组建、支援岩溶所和方法所组建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

  1966年,河北邯郸、邢台发生地震,灾情引起中央重视,周恩来总理曾乘专机到邢台视察。国家级专门地震研究机构也由此开始筹备。如今,已经84岁的郑灼华忆起那段经历,依旧历历在目。“1966年,我参加的国务院抗旱工作组正在邯郸永年县开展工作。一天清晨,突然发生地震,我被震得从床上滚到地上。此时门窗在晃动,房间里的墙壁出现开裂。人在地上走动都困难。”“永年县距离邢台较近,震感强烈,当时老乡说地震时当地出现鸡飞狗叫、老鼠乱窜、水井的水变混浊、水位台升等现象。这引起水环所的重视,决定成立地震调查工作组。”工作初期,参加地震调查组的人较多,按照当时的分工郑灼华主要参与图件编制工作,其他人要做水井调查测水位采水样、水质分析化验、射气测氡等。不久后,河北河间、唐山大地震相继发生,全国地震预报研究工作开始加速,地震机构规模不断扩大。以邢台地震预测机构为起点,全国部分省市也相继成立地震局,最后成立了国家地震总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科学技术及知识分子政策的逐步落实,极大地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科技发展迎来了春天。水环所明确科研方向、调整机构、增添设备、引进先进技术方法和精密仪器等一系列措施,使水环所科研工作进入稳定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水环所承担了各类科研项目,包括“六五”“七五”“八五”“九五”期间国家、原地矿部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地质大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质行业基金项目及其他横向课题数百个。通过这些项目的开展,水环所不仅获得了国家级奖励,还有100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原地矿部科技成果奖。

  1956年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在北京成立

  1976年,受正定县委县政府委托,水环所开展正定县西部(曲阳桥)地区地下水资源调查和研究,解决了农业增产增收问题,为正定县农业发展提供了水资源科学技术支撑。1985年,时任正定县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专程到水环所调研,聘任当时的所长张宗祜为正定县科技顾问。

  进入新世纪,伴随科技体制改革和地质大调查启动,水环所再次迎来发展机遇。先后两次作为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技术负责单位,组织全国各省、市、区地质工作者,对我国地下水资源总量和区域分布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价,编制完成《中国水文地质图集》《中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图集》,取得了具有广泛影响的重大成果,在水资源规划利用、区域国土规划、重大工程布局、生态工程建设布局等宏观领域起到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水环所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坚定夯实基础,拓展服务领域,调整学科结构,创新工作机制,营造潜心研究氛围,深化精细管理服务,加强统筹组织协调,提升质量效益水平,立足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创新引领、攻坚示范、集成提升、专业服务四方面作用,以水工环专业技术优势,做足水工环这篇大文章,支撑和引领了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事业发展,在创新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推动我国水工环学科发展、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国家级新区。2018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的《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提出,雄安新区要构建科学合理空间布局;塑造新时代城市风貌;打造优美自然生态环境;发展高端高新产业;提供优质共享公共服务;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建设绿色智慧新城;构筑现代化城市安全体系。雄安新区建设启动。按照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总体部署,水环所构建了华北三元聚热理论,建立了采灌均衡条件下地热资源动态评价方法,完成雄安新区起步区地热资源定量评价,向雄安新区提交了《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地热资源勘查报告》《雄安新区地热资源评价报告》,有力支撑了雄安新区地热利用全球样板城市建设。透明雄安数字平台正式接入“雄安云”政务外网,启动了雄安新区地质信息在线化服务,服务雄安新区城市规划建设,引领全国城市地质信息平台建设。

  一种精神,任前路荆天棘地奋斗不止 

  1939年5月,毛泽东同志曾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说:“中国的青年运动有很好的革命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永久奋斗。我们共产党是继承这个传统的,现在传下来了,以后更要继续传下去。”无论时代怎样变迁,奋斗都必须做到理想坚定,信念执着,不怕困难,勇于开拓,顽强拼搏,永不气馁。

  迁至正定后,水环所长期坚持以华北、西北等地区为重要研究基地,持续开展了地下水资源形成演化及与生态-地质环境关系的研究,紧盯国家经济建设迫切需要,先后组织实施了重要铁路选线、大型水利枢纽选址等工程选址勘察工作,开展了软土地基变形、高原冻土冻融作用、黄土湿陷性、砂土震动液化等特殊土工程性质研究,为包兰铁路、成昆铁路、三峡工程、青藏公路、沿海城市建设等提供了科技支撑。

  成昆铁路因创造了13项世界铁路之最和18项中国铁路之最,在世界铁路勘测设计建设史上也属罕见。国外学者曾将成昆铁路沿线称为“地质博物馆”“死亡地带”,按照他们的逻辑,这是一个“修路禁区”。为了在被誉为“地质博物馆”的“筑路禁区”修筑铁路,水环所科研人员与全国近万名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一道完成了科研攻关,历时12年,最终实现成昆铁路建成通车,运营里程全长1100千米;地质钻探达212000多米,挖探13000米,比较线勘测11000千米,地质测绘1500平方千米……1985年,成昆铁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积极响应国家“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总体布局要求,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科技支撑力度,水环所组织开展了黄河流域、北方荒漠化地区、东部沿海城市等区域环境地质研究,为区域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组织实施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首轮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全国地热资源调查评价、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国家主要能源基地环境地质调查评价、中国主要含水层水质综合调查等重要地质工作,并取得重大进展。总结编制的《全国首轮地下水水质和污染调查成果报告》获中央领导批示;地下水质量总体评价结果纳入《中国地球化学调查报告》;地热攻坚战成果获高度肯定。

  通过实施一大批国家科技攻关、自然科学基金、地质调查等重要科技项目,水环所形成了特有的区域优势和学科优势,在专业技术标准、专业测试分析等专业技术领域起到了先导和示范作用。

  一种精神,任沧海横流笃志创新 

  当下,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抢占未来科技发展的先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高质量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科技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民族永续发展的希望。这个过程既要有跑马拉松的坚韧耐力,又要有短道速滑的拼劲。

  五十多年来,水环所始终将创新的重点研究放在解决国民经济建设中带有普遍性、关键性、战略性、公益性和区域性的水、工、环地质基础理论和技术问题上。在区域水循环、水文地球化学、同位素水文地质、第四纪(黄土)与全球变化、农业地质、城市地质、地下水微生态学等分支学科和专业编图方面做了开创性研究工作。先后建立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水土样品硝酸盐同位素反硝化细菌法测试技术体系,建立微生物分子生物学检测高新技术体系,研制完成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碳同位素分析技术、碳纳米管悬浮溶液制作技术等。设计制作安装代表华北平原典型岩性组合条件的大型蒸渗系统,为华北平原地下水的科学研究提供实验平台。创新建立了地下水循环、地下水污染防治与修复所需的水化学分析、同位素、原位试验观测、含水层结构综合探测、第四纪年代沉积物测年技术和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等技术体系,建成国内水工环领域试验手段最全的实验技术支持中心。

  在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和水资源评价方面,创新开展中国主要平原盆地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评价,对不同盆地提出了地下水开发利用原则和方案;提出了区域地下水功能评价与区划理论方法,创新建立了地下水资源动态评价平台。

  在地下水污染调查方面,建立我国地下水污染调查全流程现代化取样分析技术体系,成功研制系列取样器解决痕量组分采集等技术难题;发展高效实用的现场调查技术及离线萃取技术,能快速准确地查明重点地区地下水污染状况,为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样品采集质量保证;通过高分辨率遥感解译调查土地利用类型与污染源时空分布,解析污染发生发展过程;构建了有机分析实验平台,建立远程实时质量监控网络系统,规范和认定一批有机污染物样品分析实验室,对全国33个实验室实现网络远程质量监控;基于统一数据库标准,构建了我国首个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调查评价信息系统,保证地下水污染调查海量数据管理与评价效率。提出地下水污染单指标标准指数法,客观反映区域地下水污染状况;基于区域地下水污染风险,构建了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方法,显著提高了我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技术水平。

  “八五”期间,开展西藏羊八井地热资源评价,是我国首次对高原地热田开展勘查研究工作

  在深部地热探测与评价方面,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热资源调查中心深部实验室的国内领先深部探测设备,逐步形成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区域、不同层次地热资源分级评价的核心技术。参与了地热资源评价相关规程规范的编制。掌握全国不同层次的地热资源探测程度,尤其在深部干热岩资源探测评价方面具备国内领先的技术水平,评价了全国干热岩资源潜力。提出我国干热岩资源成藏机理与分类,编写完成干热岩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指南,形成干热岩资源成藏理论。编制完成京津冀地热能开发利用对策建议报告,建成河北献县深部地热综合利用试验场。

  在地下水污染修复方面,综合应用物理、化学、环境水文地质、微生物学及相关模拟技术,研究废物地质处置、场地及其环境的污染预防、控制与修复的地质和微生物方法技术中重要的前沿课题和关键的技术问题。研制成功BFA型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可以将重金属污染农田改造为具有巨大经济价值的富锌农田。利用“地学、生态工程学处理技术”,对北京牛口峪水库入库污水进行处理,这在国内外尚属首次,项目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被国内外专家赞誉为“治标治本的中医疗法”。

  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信息化研究与应用方面,制定了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城市群地质环境调查数据库等信息化标准;研发出一系列支持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评价信息化的软件系统,搭建了集调查数据采集与数据库建设支撑环境、可持续评价能力支撑环境于一体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评价信息化数据处理平台,逐步形成“数据获取、数据库建设、数据分析、模型评价、三维地质结构建模、三维可视化、辅助编图、产品制作、综合成果管理和成果信息社会服务”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全流程信息化体系,形成了地下水与环境数据中心,并通过研发的服务系统向社会提供在线信息服务。

  为加快科技创新进程,水环所专门引进自然资源系统首台千万级加速器质谱仪,建立专用于地下水兼顾固体环境样品加速器质谱测年实验室并提供高精度的分析数据,为我国地下水科学等相关学科研究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和工作思路,推动地质、水文、海洋及环境等学科研究走向国际前沿。

  在水环所的推动下,氢氧同位素、碳氮同位素获批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为开展水文、地质、环境学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实现了水环所在化学计量、标准物质、同位素分析领域的新突破。

  1987年,时任福建厦门市副市长习近平同志邀请水环所在厦门市成立了中国地质科学院环境地质研究中心。如今,水环所厦门科研基地已成为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八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质调查体制改革的重要载体。多年来,科研基地为厦门市海西区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了重大技术支持。

  一种精神,任岁月流转倾情奉献 

  何为奉献?奉献的本质,是个体情操的冶炼、道德追求的升华、社会角色的实现,是公共精神的培育、社会公德的完善、社会进步的源泉;从国家高度站位,是人民幸福的保证、时代发展的动力、民族复兴的源泉。

  多年来,以超强的耐力研究监测华北、西北地区地下水时空变化规律,以超常的智慧勘测稳固黄河三门峡、长江葛洲坝、新安江水库坝基;以超人的顽强圆满完成西藏羊八井地热田、青藏铁路、大巴山隧道工程建设工作……黄土高原、大漠戈壁,有他们的汗水;地震灾区第一线,有他们的足迹;抗旱找水现场,有他们的身影……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

  羊八井,海拔4300米,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为了开发地热资源,原地质部专门成立了地热地质队。水环所是参加单位。郑灼华曾先后三次到羊八井工作。1978年,他第一次到羊八井。“到拉萨,由于高原反应,在拉萨休息一周,才到羊八井投入工作。工作任务就是在钻井平台看岩芯、测温、采样;到外围地面调查地层岩性,测试山间沟谷岩层断裂、水流量、水温及采样。”郑灼华回忆说,当时,在钻井平台上进行测温测压,工作难度很大。据钻井近万米测试温度高达320摄氏度。由于水汽水温高、压力大,井口不时喷出水汽和碎石块,不小心就会被砸伤,滚烫的水滴在皮肤上立即起泡。“但是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我们顶着风险在钻机旁边工作,用高度温度仪表测试井下温度及测压,在井场周围拦集井口喷出的热水测试其流量等,在获取一些基本数据后再编制成图表,最后概略评价出羊八井浅部资源量。”“在羊八井工作期间,林宝安是我们的安全保护人,姚足金在外围测试调查时,骑马总是有老林在保护。司机张承德开车到羊八井每次要跑一个星期,翻山越岭,涉冰河过草地,从不叫苦!”当年的情景,郑灼华终生难忘。

  青藏铁路 (格尔木至拉萨段)自1955年第一次路勘开始,共进行过3次大的勘测设计工作。参加青藏铁路线路勘测项目时经历的许多事,张文生至今都记忆尤深。“初次去青藏,乘车来到格尔木,调整适应一个星期才上山。第一个关口就是昆仑山口,海拔4700米。过了昆仑山口,我们每个人都感觉头上好像戴了紧箍咒,特别难受。当我们快到五道梁时,前方出现了40米-50米的浓烟,我们以为是工厂的烟囱在冒烟。当我到了前方才发现,原来是一辆黄河卡车排出的烟。”野外踏勘2个人一组。有一天,完成野外工作后,一条河流挡住了他们回驻地的路。看水流缓慢,似乎不太危险,张文生和同事商量后决定骑马下河试试。“可谁知刚下水,河水就漫过了马背,裤子被冰冷的河水浸透,冻得我们直打哆嗦。两匹马凭借良好的水性把他们驮到对岸。”青藏高原没有夏天,只要天上出现一片乌云,马上就会下冰雹或者飘雪花,同时震耳的炸雷在头顶不停地响,头发都要被雷电吸得立起来。“有一次,我们正在野外工作,雷声把我的马惊得突然失控,几次扬起前蹄站立起来,我从马背上摔了下来。幸亏摔下来了,如果脚在蹬里,我就会被马拖死。”经过2年的青藏铁路踏勘,他们圆满完成了任务。张文生说:“回想那些年在藏北高原策马扬鞭、踏雪寻找勘测点的日子,为了青藏铁路我们出过力、流过汗、历过险,青藏铁路通车,藏族同胞笑开颜,我们的任务也圆满地画上了句号。”

  如今,新一代水环人在“正定大院精神”的感召下,锐意进取、甘于奉献,用智慧和激情书写历史,用心血和汗水铸就辉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水环所也将通过精心打造水文地质与水资源调查评价、水环境调查与修复、地热资源调查评价与开发利用、生态地质、环境工程地质、海岸带地质等六大业务领域,力争使科技创新基础条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科技产出跨越式发展,人才影响力快速提升,继续守护和传承“正定大院精神”,凝心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