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地质科技支撑服务

来源:冀云 作者:侯春堂 范建勇 申建梅 刘林敬 牟春艳 王哲 发布时间:2022-11-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经过接续奋斗,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八百三十二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精准对接需求,统筹部署项目,创新引领支撑,快速转化成果,重点应用示范,延伸服务深度”的总体要求,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精心实施订单式调查项目,走出了一条“地质调查+特色扶贫”之路。

  在自然资源部、审计署、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牵头对接下,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环所”)在自然资源部定点帮扶的江西省宁都县、审计署定点帮扶的河北省顺平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定点帮扶的河北省武邑县精准对接需求,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充分发挥水工环地质专业优势和技术优势,组织开展了水文地质、生态环境地质、地质遗迹、矿山环境、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综合地质调查工作,全力支撑服务地方饮水安全、防灾减灾、特色农产品种植、绿色矿山开发、地质旅游,为地方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力量。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为继续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水环所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地质科技的支撑服务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一、做法与成效

  一是统筹区域化党建联学共建,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水环所与河北省委省直工委、财政部河北监管局签署党建联学共建协议,拓展党建引领宽度,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结合在河北省武邑县探索实施的“1+10”培训机制(即1个农村党校负责培训本村及周边10个村的党员干部),创建50所农村党校(即乡村振兴讲习所)基础上,联合财政部河北监管局与中央党校驻武邑县帮扶工作组共同开展了“党建引领,科技支撑,助力乡村振兴”党建联学共建活动,致力打造“2+N”党建联合融合体,赋能地质科技协同创新,汇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该项活动得到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的充分肯定,已成为党建与地质科技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有特色有成效的联创品牌典型范例。水环所精准对接需求,在武邑县组织开展了水文地质、地热地质、生态地质调查以及国土空间水土生态修复等地质科技工作,评价了武邑县地热资源量,编制完成武邑县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建议报告,初步建成设施农业区咸淡水综合利用及浅层地温能立体式高效循环利用示范基地,研发了浅层地下水高效集采技术、水量-水位-水质一体化自动调控技术、天-地-水绿色能源立体式综合利用技术,促进当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二是构建协调联动机制,凝聚脱贫攻坚合力。水环所协同局属相关单位编制完成以县域为单元的《河北顺平县自然资源图集》,基本摸清了顺平县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空间分布和开发利用状况,为保障能源资源供给、生态环境改善、精准农业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自然资源管理与国土空间规划等提供了有力地质科技支撑。发挥专业技术优势,精心开展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为顺平县开发地热能提供了重要依据。深度挖掘地质科学文化,打造地质旅游特色产业,系统调查了顺平县重要地质遗迹资源,发现有价值的地质遗迹点33处。发挥杨家台村地质遗迹资源、社会与人文资源、特色生物资源的优势,因地制宜建设杨家台地质文化村,被授予全国首批三星级地质文化村,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绿色健康发展,为地质工作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新路径,对宣传地质工作转型发展,重塑新时代地质事业形象,促进地球科学普及,教育民众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情系革命老区,助力脱贫攻坚。水环所在江西省宁都县首次探获稳定出水温度45摄氏度的地热资源——宁都县小布镇第一口可供商业开发的地热井,每年可供约3.52万人洗浴理疗,与周边住宿酒店相结合,助力打造多元化的旅游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创新性地提出了“高产热花岗岩+北东向次级断裂”地热成因模式,为赣南地区地热调查提供了技术指导。积极拉动地方财政资金投入,根据地热调查勘定的孔位,在小布镇又成功探获出水温度43摄氏度的地热资源,日单井出水量达750立方米,带动地热产业升级,进一步提升了地热资源开发规模及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信心,对服务赣南脱贫攻坚与促进地方旅游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多地缺水地区形成探采结合井25眼,日开采量近2.2万立方米,可有效解决3.2万人用水需求,促进了地下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二、经验与启示

  在全力支撑服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过程中,水环所深切地体会到,必须始终坚持把党的建设放在首位。只有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党建联学共建为载体,织密建强基层组织体系作为重要基础性工作,延伸组织触角,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才能使各项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不断激发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活力。必须始终坚持主动与地方政府和各级有关部门加强对接,充分发挥水工环地质+找水打井、特色农业、地质灾害防治、地质旅游等特色优势,才能将地质资源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必须始终坚持上下齐心,以理论指导调查实践,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自觉把人生价值和理想追求融入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才能练副“好牙口”,啃下“硬骨头”。必须始终坚持边调查、边总结,边移交、边转化,才能将地质科技成果转化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际成效。

  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通过进一步摸清资源禀赋,合理开发利用,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保障作用,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激活红色新动能,以党建工作为纽带,以党支部为轴心,精准对接地方需求,充分发挥水工环地质+专业优势,聚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切实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接力棒交接好,统筹规划、一体实施,全力支撑服务地方自然资源管理、国土空间规划及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等,创新专业技术引领央地精诚合作模式,聚焦武邑、康保等地区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面临的新问题、新需求,努力做好咸水绿色开发利用、土地质量绿色评价、浅层低温能与地热绿色低碳技术集成等,服务农业高质量发展。按照地质为基、文化为魂、融合为要、惠民为本的基本定位,着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地质文化村样板。加大指导力度,加强地质元素、历史文化、经济效益以及生态特色旅游的充分契合和深度融入,为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地质科技支撑,努力绘制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站在新征程新起点上,水环所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更加积极有为、坚韧不拔的精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部局党组决策部署要求落实到位,充分发挥水工环地质专业技术优势,在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上下功夫,将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切实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接力棒交接好,打通地质科技支撑服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在水工环地质调查科技创新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上再立新功,全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水工环地质工作保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地学智慧和力量。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