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部灌溉农业对地下水依赖程度与保障能力评价和理论方法专著出版发行

来源:地调局水环所 作者:王茜 崔浩浩 张光辉 发布时间:2018-10-15

  近日,由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7YFC0406106)、首批国土资源科技领军人才开发与培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联合资助,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张光辉科研团队完成的研究成果《中国主要粮食基地地下水保障能力与评价理论方法》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该专著瞄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需求,以我国三大主要粮食基地和13粮食主产区作为主研区,充分收集前期成果和资料,采用遥感技术,创新农田区井渠遥感识别解译关键技术,开展野外调查和综合研究,从多元视角阐明了粮食主产区分布范围及农作物布局结构与井渠分布特征、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势及农业灌溉对地下水依赖程度和地下水资源状况,重点阐述了适宜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地下水保障能力评价基本理念、理论方法和指标体系。全书共计72.3万字,分为1259节,是我国首部有关灌溉农业对地下水依赖程度与保障能力评价和理论方法的专著。 

  作者在该书中提出,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合理开发、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地下水可开采资源,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理念。作者同时强调地下水合理开发需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瞻科学统筹,既强调当前需要,又考虑长期需要的概念,在不同时空尺度、多重变化的四维环境中,不断完善和调整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该书深层次破解了区域、流域和粮食主产区灌溉农业用水强度与降水量、地下水位和开采量之间互动规律,揭示了我国典型粮食主产区地下水超采机制、主导因素和不同气候下超采模式,创建和发展了灌溉农业对地下水依赖程度和地下水保障能力评价理论方法,首次阐明了我国粮食主产区灌溉农业对地下水依赖程度和地下水保障能力状况,指明了黄淮海区国家主要粮食基地耗水农作物种植应重点优化调整范围、程度和减缓灌溉农业超采地下水对策,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实施提供重要科学依据。该书可作为水文水资源、地下水与水文地学、灌溉农业、农田水利和生态环保等相关领域学者和高等院校参考教材。 

  该书科学基础源自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生态脆弱区地下水合理开发与生态功能保护的监控-预警和对策综合研究2017YFC04061062017~2020年)、国土资源科技领军人才开发与培养计划(首批,2013~2017年)、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华北平原农作物布局结构与区域水资源适应性研究2007~2011年)、国家973课题海河流域二元水循环模式与水资源演变机理2006~2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类活动对干旱区地下水循环变异影响阈识别2005~2007年)和降水变化驱动下地下水变幅与灌溉用水强度互动阈识别2012~2015年)创新研究成果,以及国土资源调查项目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战略研究我国粮食主产区地下水资源保障程度论证研究2012~2014年)和中国主要粮食基地地下水资源综合评价与合理开发研究2014~2015年)地质调查成果的支撑而撰写。 

  该书出版发行,得到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7YFC0406106)和国土资源科技领军人才开发与培养计划(首批,2013-2017)大力支持。


 

访问次数 : 
1001814452911